太康四年,有窮國國君羿聽說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獵,認為這是襲擊夏王朝最好的時機,便親率軍隊以閃電戰的方式攻破夏都斟鄩,自立為王。但不久迫于諸侯的壓力,他只好把帝位讓給夏王族的后人。當時姒啟的六個兒子都還健在,該讓誰來出任新一任夏王呢?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都不學無術,而且頭腦愚笨,除了吃喝玩樂,別的什么都不會,根本不堪為王。只有老四仲康身體健壯,而且野心勃勃,一直就覬覦著王位。于是仲康便暗中活動,由幾位老臣出面,推舉他為新王。有窮國君妘后羿同意讓位,但他的條件是:夏王朝不但要免除有窮國的賦稅,而且每年還要向有窮國提供雙倍的賦稅。姒仲康是個沒有政治遠見的庸人,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樣,有窮國君妘后羿便讓出王位,率領有窮軍隊攜帶著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財物返回窮石。
姒仲康正式即位稱王,號仲康。姒仲康即位以后,立刻派人前往陽夏(今河南太康縣)迎請帝太康回國,并聲稱愿意將王位還給太康。太康認為這是弟弟仲康對他的羞辱,堅決不肯回國。仲康很高興,因為他內心并不希望太康回來,太康不歸正好滿足他的心愿,于是便派軍隊護送太康的妃子和兒女往陽夏與他團聚。
仲康元年,姒仲康任命胤侯為大司馬,掌管六師。有窮國的入侵給姒仲康上了很好的一課,使他認識到一個國家若想保住政權,就必須得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因此他命胤侯主管軍隊,在國中征青壯年入伍,有計劃地進行軍事訓練,提高作戰能力。
仲康五年,夏朝國都發生日全食,白日如同黑夜,人們十分恐慌。于是有人上奏姒仲康,說主管天文的羲氏與主管歷法的和氏終日沉湎于酒,玩忽職守,致使酒后誤事,廢時亂日,使時間造成混亂,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因此必須依法懲治他們。姒仲康聞奏大怒,立刻命令胤侯領兵去逮捕他們,胤侯一向對羲氏與和氏看法很好,認為他們都是對工作盡職盡責的人,怎么會突然糊涂起來犯下如此重罪呢,這其間恐怕是另有隱情,但是天子之命不可違抗,只好率軍前往。等見到羲氏與和氏,才知道兩人并不曾喝酒誤事,他們告訴他日食是一種正常的天象,不是人類所能改變的。胤侯便帶他們去見帝仲康,讓他們解釋清楚,但是愚昧的姒仲康根本不相信科學,反而認為他們是在狡辯,仍然將他們治了罪。
仲康六年,姒仲康任命顓頊之后已樊為諸侯,封于昆吾(今河南濮陽市),稱夏伯。昆吾氏后來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部族,是夏王朝的重要同盟軍。
仲康七年,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建設,夏王朝的軍隊逐漸強大起來,姒仲康認為如今已經有能力與有窮國相抗衡,便宣布不再向有窮國納貢,并且命令有窮國繼續向夏王朝交納稅賦。
仲康八年,姒仲康單方撕毀和約的行為激怒有窮國國君,后羿再次率領本國軍隊入侵夏后氏領地。有窮軍如狼似虎,作戰十分驍勇。夏后氏軍隊根本不堪一擊,聞風喪膽,節節敗退,有窮軍隊眼看就打到夏都斟鄩。
仲康九年,姒仲康在夏伯己樊的幫助下,以帝丘(今河南濮陽)為都,開始偏居一隅的統治。
姒仲康四十一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十八年(《路史后紀》),卒于仲康十八年,終年五十九歲。(而據《路史》記載,仲康18歲就死了。)
“帝仲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 《史記·夏本紀》這也是一句普通的議論時事的句子,沒有天文現象的成分在里面。其大意為:“帝仲康之時,羲和(管理天文歷法的官員)沉湎于酒色,貽誤農時,玩忽職守”。夏代,已經很重視天象的觀察,“觀象授時”成為一種國政。據《尚書·夏書》記載,夏代仲康時期,負責觀測天象的官員羲和失職,沒能及時預告日食,以至當這次日食現象出現時,人們不知發生了什么怪異的事變,驚慌失措,亂成一團。夏代仲康時期距今約四千多年,這次日食的記錄,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
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設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天象的觀測了。其目的,一是了解日、月的運行規律,制定盡可能精密的歷法以滿足農業社會從事農耕的需要;第二個原因比較復雜,中國古代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觀念,這種觀念認為,“天”是一個有意志、有人格的神,天帝支配著人間,在支配過程中,天帝經常通過星象上的變化給人間以預兆和警告,因此,各代朝廷都有龐大的司天機構日夜監視這些天象的變化。天文官作為人間君王“通天”的媒介和信使,地位和威望都非同一般。由于天文官舉足輕重的位置,朝廷對于天文官的期望往往很高,天文官也時刻不敢懈怠。
夏朝之時,第四位君王仲康時代,國勢剛從前朝太康時代的動亂中恢復過來,朝廷內外很有些“中興”的氣象。這年的金秋季節,麥浪滾滾,晴空萬里,農民們正在田里收獲一年的勞動果實,中午時分,人們突然發現,原本高懸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在一點點減弱,仿佛有個黑黑的怪物在一點點地把太陽吞吃掉——這是“天狗吃太陽”了!百姓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兇險天象,個個驚恐萬狀,急忙聚集起來敲盆打鑼,按過去的經驗,這樣就可以把天狗嚇走。
對這一天象最為恐懼的還是朝廷和天子,因為“天狗吃太陽”預示著國家將有災難發生,可能會危及帝王的地位或生命。那時,朝廷已經形成一套“救日”儀式,每當發生“天狗吃太陽”時,監視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時間觀測到,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報朝廷,隨后天子馬上率領眾臣到殿前設壇,焚香祈禱,向上天貢獻錢幣以把太陽重新召回。可這次,時間過去了好久,大家眼看著太陽一點點消失,無盡的黑夜就要籠罩大地了,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宮殿前了,卻獨不見羲和的身影。已經錯過了最佳救護時間,仲康大帝顧不得多想,連忙主持開始了救護之禮。
殿內殿外一片忙亂,宮中樂官急急忙忙敲響了救日的鼓聲,主管錢幣的官匆匆地趕往錢庫去取錢,其他官員也慌慌張張跑來跑去安排儀式,這時天色越來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幾步之內難辨人影,太陽被天狗徹底吞吃了。仲康大帝率眾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寬恕,這一瞬間,人人心中都十分恐懼,心想因為沒有及時救護,太陽可能永遠不出來了,大夏王朝的末日到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人們感到徹底絕望時,太陽的西邊緣露出了一點亮光,大地也逐漸明亮起來,日盤露出得越來越多,天狗終于把太陽吐出來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這才舒了一口氣。
“天狗吃太陽”終于結束,仲康大帝這時才發現,天文官羲和到如今也沒露面,發生了這么大的事,身負重任的羲和居然不見人影,仲康大帝十分惱火,立刻派人去尋找。
幾個差役趕到清臺(當時的天文觀測臺),好不容易在清臺旁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居然在呼呼大睡,一問羲和的下屬,才知道羲和昨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仍然爛醉如泥,差役們不敢耽擱,架起羲和塞進車子,把他送進宮中。
到了殿上,跪倒在天子面前,羲和還是混混沌沌,不知幾分人事。仲康大帝問明情況,才知原來是羲和酗酒誤事,頓時大怒,立刻下令將羲和推出斬了首。
《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
祖父:夏禹
父親:夏啟
長兄太康
次兄元康
三哥伯康
五弟武觀
說起詩帝,我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李杜詩篇萬口傳”,在這句話中的李杜分別講的是我國盛唐時期的詩仙李白和晚唐時期的詩圣杜甫,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用詩歌來描寫歷史的詩圣杜甫。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最大詳情>>
德國超級大炮,因為這種火炮首次轟擊了巴黎,后來人們就叫它“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炮管長近37米,全重達750噸,倘若把它豎起來,足足有十幾層樓高,能打120公里。1918年3月23日,超級大炮襲擊巴黎。當天黃昏,法國的電臺廣播了這樣—則消息:“敵人飛行員成功地從高空飛越法德邊界,并攻擊了巴黎。有多枚炸彈落地,造成多起傷亡……”美國坦克奧地利的裝甲列車,將裝詳情>>
光緒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緒皇帝是不幸的,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強勢的女人慈禧太后,而這個強勢的女人最后也要來他的命,不過最近又有人說光緒是慈禧的私生子,這是真的嗎,為何會有這種說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詳情>>
沈括是我國北宋時期比較出名的一位科學家,在沈括之前的朝代或者是之后的朝代都出現過許多的科學家,在這些科學家中,沈括算是比較鶴立雞群的,也就是說沈括是比較優秀和卓越的科學家之一。因為沈括幾乎是一個全詳情>>
這種大螞蚱可以用來烤著吃,你的老家叫什么?忘記叫什么了,但是這種果實掉在地上特別招螞蟻。小地瓜的味道還記得嗎?黑豆豆。我們那叫野葡萄,我的最愛,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進嘴里。槐花,最喜歡槐花湯的味道。榆錢兒,蒸窩窩吃,真是美味啊!洋姜,腌起來很好吃,小時候經常偷偷挖別人家的。吃過的菱角殼,在上面挖個洞,可以當哨子吹。甜甜根,嚼在嘴里甜絲絲的感覺,一般要在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