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成語“一鳴驚人”的出典是楚莊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但其實,還有另一位君王也說過“一鳴驚人”。齊威王,中國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繼位,在位36年。因齊初立,見吳越兩國俱稱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稱“齊王“。齊威王繼位后,卻連續九年不上朝,把政務委托給卿大夫,任由奸佞當權,將國家禍害得一塌糊涂。可能是齊威王玩累了,九年后,他終于演了一出“一鳴驚人”的好戲,重新走上政壇。
眼看國家存亡危在旦夕,齊王左右的人都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對齊威王說:“國家里有只大鳥,停駐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飛又不鳴,大王知道這鳥是為什么嗎?”齊威王說:“這只鳥不飛就罷了,一飛直沖云霄;不鳴就罷了,一鳴震驚國人。”
果然,齊威王在重新執政后,實行了三項政策,果然使齊國中興,一飛沖天。
第一步:辨明忠奸。齊威王暗中考察大臣,決定從整頓士大夫入手。齊威王挑選了兩個大夫進宮問話,先來的這人是即墨大夫。齊威王說道:“自從調你上任后,我經常聽別人說你的壞話,我派人去即墨展開調查,發現你的治地富饒安寧,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當官的不敢貪贓枉法。你從來不懂得阿諛奉承,但我知道你是個忠君愛國的人。”
隨后,齊威王將即墨大夫提拔為萬戶。正當此時,阿大夫入宮,齊威王厲聲說道:“自從調你上任后,我經常聽別人說你的好話,我派人去你的治地調查,發現你的治地貧瘠險惡,老百姓難以溫飽,土地荒廢。我知道你收買了我身邊的人,對你這種奸佞小人,寡人絕不手軟!”說罷,便命人將阿大夫丟進鍋里煮死,以儆效尤。
通過這件事,齊威王在國內聲名大震,老百姓都說:“我們的大王果然要一鳴驚人了!”
第二步:唯賢是舉。齊威王與魏王進行了一場外交活動,兩人就發展問題進行了友好交流。會晤結束時,魏王突然問齊宣王一句話:“你們國家有沒有什么寶貝?”齊威王答道:“我不知道。”魏王說道:“我們魏國雖然沒有多少土地,但是,國庫里直徑超過一寸的明珠還有十二枚呢,這些明珠都被我用在車輦的裝飾上,算是我國的寶貝。齊國乃大國,物產豐饒,我覺得齊國的寶貝比魏國只多不少。”
齊王笑了笑,答道:“看來我們所說的寶貝不是同一種東西,我所理解的稀世珍寶乃是人才。你看我手下的大夫檀子鎮守南方,讓楚國無機可乘,不敢輕舉妄動,其余諸侯小國對我國俯首稱臣。我手下的大夫盼子鎮守高唐,嚇得趙國人不敢在界河里捕魚。我手下的大夫黔夫鎮守徐州,燕、趙兩國時常有老百姓逃亡到徐州落腳,他們在徐州安家落戶,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我手下的大夫種首級,負責維護齊國的治安,在他的管制下,齊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所以,我認為,只有這些人才能稱得上稀世珍寶,他們的影響力遍及千里,而貴國的明珠又能照亮多少土地呢?”一番話將魏王說得面紅耳赤。齊威王“以人為本”的治國方針的確取得了成效,在檀子、盼子、黔夫、種首這四名“國之重寶”的管理下,齊國越來越強大。齊威王對這些人才了若指掌,他們在某領域有突出的能力,齊威王如數家珍。
可見,這些人才都是經過了齊威王的篩選,也必定是經過了前文“辨明忠奸”的考察,人人盡其誠,齊國大治。
第三步:建立威信。對于諸侯國來說,內政只是基礎,如何向外跨步才是稱霸中原的重頭戲。由于,齊威王施行與齊桓公不同的外交方針,所以,早年齊桓公“假天子以令諸侯”的套路,并不適用于此時的齊國。那么,如何不用一兵一卒號令群雄呢?
那就是:提高自己的威望,讓天下諸侯信服。
魏趙之戰中,趙國落敗,魏軍圍攻邯鄲,趙王向齊威王求援。齊威王召集大臣,集思廣益,一半大臣持保守態度,另一半大臣則主張救援。齊威王問主張救援的段干朋:“我們為什么要救援趙國?”
段干朋說道:“我們同為諸侯國,既然趙國向我們求援,說明趙國認同齊國的實力,我們本著道義精神一定要對趙國施以援手。如果我們選擇隔岸觀火,滅掉趙國的魏國肯定會發展成強國,對我們構成威脅。我們可以派兵在邯鄲附近震懾魏軍,如果魏軍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也不主動出擊。一旦魏軍繼續進攻邯鄲,他們就會失去道義,我們完全有理由進攻襄陵。”
齊威王覺得此言有理,于是,便派兵前往趙國。
果不其然,魏軍執意進攻邯鄲,在道義上陷入被動,齊將田忌當即派兵攻占襄陵,擊敗魏軍主力。至此,齊威王實力大漲,齊國再次成為春秋霸主,號令諸侯。齊威王與他父親齊桓公不同,齊桓公是借助信義的軟實力成為霸主,而齊威王成為霸主靠的完全是硬實力。
齊威王墓,在臨淄區齊陵街道境內的“四王冢”中,西邊第一座即是。另三座為:齊宣王、齊湣王、齊襄王之墓。四墓自西向東為序,齊威王冢在最西,高30米。
蒙恬是秦朝的一員猛將,如果說秦始皇搞一個五虎上將的排行的話,蒙恬定奪魁首。不過有名的還是他的遺言,是什么遺言竟讓曹操讀一次哭一次呢?詳情>>
皇帝有著后宮佳麗三千人,雖然說在皇帝生前,這些妃子都很好處理,只要能給她們安頓一個好處所就可以了。那么,在皇帝駕崩之后,這些屬于他的 "私人物品 "該怎么辦呢?新任皇帝都會怎么處理這些前任帝皇遺留下來詳情>>
清朝時期的和珅在乾隆死后嘉靖帝馬上就將和珅抄家問斬。和珅在監獄里明知自己必死無疑了,但是對于身后事還是很多有擔憂,所以他就對隔壁的囚犯說:你若不死的話,出去后請幫我辦一件大事兒。和珅讓這個隔壁囚犯所辦詳情>>
我們在說起劉羅鍋的時候,都習慣加上“宰相”兩個字,這是因為受到當時《宰相劉羅鍋》電視劇而產生的影響,但其實,在清代的官階中并沒有“宰相”這一職位,那為什么還稱劉羅鍋為宰相呢?另外,劉羅鍋,也就是劉墉,詳情>>
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被古往今來的人們稱為曠世罕見的一大作品,萬里長城是迄今為止修筑工程最大,時間最長的防御工事。從西周開始到清朝時期,共修建了兩千多年,那為什么經過了幾千年長城依然沒有倒塌呢?詳情>>
楚霸王項羽原本打算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席中可飯還沒怎么吃,酒還沒怎么喝,劉邦借故溜出去上廁所,隨后就逃走了。難道項羽真沒注意到劉邦溜出去了嗎?這是不太可能的,可是項羽為何不殺劉邦了呢?詳情>>
白居易是著名的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他的好友元稹世稱“元白”,可是你知道么,他們的人品卻都不敢恭維,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詳情>>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屠夫,例如白起,黃巢,忽必烈等,其中在明末清初時期有位人物張獻忠,史料記載屠川僅剩9萬人,那么這是真的嗎?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詳情>>
提到清朝,我們都知道它起源于關外東北地區,大清的前身是大金,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關外,與中原地區時有征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后,依然叫自己大金國,到了皇太極的時候,大金的國號改詳情>>
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典故,但是在這眾多的典故中,也有許多是后人編造的,就像“烽火戲諸侯”典故,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可是事實上...詳情>>
中國近代戰爭中抗戰時期,無疑是最慘烈的戰爭,在裝備都落后于侵略者的情況下,革命前輩付出了諸多的血汗,在當時我黨執行優待俘...詳情>>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昏庸好色的人,今天我們就說說西漢時期最好色的諸葛王,他行為簡直讓人難以想象,逼母親侍寢,霸占弟妹,連3個...詳情>>
毛遂本來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門客,他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智慧,促成了楚和趙聯合。可惜毛遂在自薦的第二年就自殺了。詳情>>
近日我國外交部有一則最新的資訊,相信大家都有所的了解,就是中國外交部會見塔利班。今天就由小編就說說,塔利班的起源及發展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