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如果不是,那這些數字又是意味著什么?
農村里流傳著很多精辟、簡練的俗語,描述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結了很多生活經驗以及人生的哲理,體現了世世代代勞動人民淳樸的品質和無窮的智慧。而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到底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么呢?
在農村很多老話俗語之中,有一些俗語猛一聽云山霧罩,真的不知所云,要仔細品味才能曉得其中的道理,像這句俗語是對于年齡階段的變化很多的描述,也是一些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而有的則是有一些根據的,就像這句老話俗語,其實就是從“黃帝內經”之中演變而來的,也是主要描述年齡對于身體的變化的一個過程。
《黃帝內經》里面記錄了許多關于人體和醫學的內容,都是對后世影響十分深遠的。與此同時,他還將許多知識變成了順口的歌謠和詩句,這一句就是其中一個,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男子是以八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女子是七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這個七七八八說的并不是七十七歲和八十八歲,而是要將兩者乘起來。就是說,這個年紀指的是男子的四十九歲,女子的六十四歲。
“八八”和“七七”,常被語譯為“六十四歲”和“四十九歲”,卻忽略一個“盡”。原句“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女子七歲”、“七 七”,“丈夫八歲”、“八八”都是指該年齡段的始點。而這里的“八八”和“七七”講的則分別是年齡段的終點,為了與始點 相區別,原文分別加了“盡”字在“八八”和“七七”之前。那么, “盡八八”應該是“九八”之前,即七十一歲,“盡七七”應該是 “八七”之前,即五十五歲。這才真正符合男女生殖生理的變化規律。
女子一七,腎氣盛,齒更發長,是七歲的時候是腎氣足,換牙長發的年紀,而到了七七,則有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說到了四十九歲的時候,氣虛絕境,身材走形,無法生育。和“女不過七七”一樣,男子有“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之說,在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已經腎臟衰、筋不能動更不要說是已是花甲的六十四歲了。
當然這樣的一個數據也僅僅是用來作為一個參考的,畢竟按照現在人的生活方式有著極大的可能使得這個衰老期提前,但是因為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無論到什么年齡,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享受人生的樂趣,無論前半輩子如何,活在當下、體會幸福,能讓人由內而外的更年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為什么說“齒軟不赴喪,肉軟不吃涼,腿軟不同房”,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養生貼,其中的生活經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詳情>>
在農村,常聽老人說,人到中年,落魄不理三事,富裕不親三人,具體指的什么呢,有啥道理呢?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詳情>>
許多人都知道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是指人要向前看,就像馬兒只要出了馬廄之后就會一直向前奔跑,而且會選擇一條路一直走下去,絕對不會左吃一口、右吃一口,可是你知道它的下聯居然有三種么?詳情>>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那么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呢?該如何理解呢?詳情>>
在日常生活當中,豆腐是很多人非常喜歡的一道美食,但是關于豆腐有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啊,那就是“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而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豆腐不能下酒啊?詳情>>
相信很多人都對“慈不掌兵,義不養財”這句俗語耳熟能詳,但是其中包含了什么樣的人生哲理呢?小伙伴們你們知道多少?詳情>>
在農村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是 什么意思?老祖宗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詳情>>
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是啥意思?他的寓意又是什么呢?年輕人不妨看一下,大有裨益。詳情>>
關于睡眠方面在以前有這么一個說法,就是“睡覺不要腳朝西”,為什么古人這么說呢?因為這其中還是一些科學依據的。詳情>>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名留千史的人物,有的人生來天資卓絕、背景雄厚,再加上來了點機遇,但是有的人卻是大器晚成靠自己的努力,...詳情>>
中國歷史上抗戰時期,涌現出許多的英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厲害的武器,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就被稱為“地雷大王”...詳情>>
民國的物價與如今已是不同,那么,我們就應該翻翻歷史書,對照著當時的日常生活用品等不同因素來進行物價比對,然后,才能算出當...詳情>>
有些時候,厲害的人并不一定最出名,一些能力突出的英雄也有可能被人們所低估,比如孫立便是這樣的一個人。說到孫立,很多人都不...詳情>>
源自民間的俗語,若認真分析起來,大多數具有相當深刻的道理,我們今天來說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 ”這句俗語,什么意思,又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