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了街亭,司馬懿領著15萬大軍向西城縣急急而來,此時的西城縣里,只有包括諸葛亮在內的2500人的非戰斗人員,情勢危急萬分。
于是“空城計”就出來了:諸葛亮命人布成空城狀,自己則帶兩小童,在城墻上焚香撫琴,好一派氣定神閑胸有成竹的樣子。司馬懿遠遠看見,止住隊伍,“認定”諸葛亮必有埋伏,不可輕進,徐徐而退,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城府之深如司馬懿,難道他不知道用一小股兵去試探一下虛實?萬一是計,所損不大;萬一不是計,那可是活捉諸葛亮的千載之良機,“擒賊先擒王”,有什么有比這個更具有戰略價值的事呢?讀三國的人,大都為司馬懿中“空城計”而認為他不夠厲害。
殊不知,這才是司馬懿厲害的地方。過去,君臣相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臣子,“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的,能不小心計議?兔死狗烹,能輕易把兔子殺死嗎?
司馬懿年輕時就加入了曹操集團,與曹操若即若離,一直都不被曹操信任,或許曹操早知司馬懿的才能,疑忌他不安分,有野心,不太敢給他機會。或許司馬懿為了自保,知曹操疑忌心太重,賜死過楊修和荀彧,不敢表現,不愿表現。
直到曹操晚年,身邊能干的謀臣死的死,殺的殺,面對諸葛亮的“北伐”攻勢,無人可用,才重用了司馬懿。
在這種背景之下,司馬懿既然能干若此,自然明白自己對曹操的巨大價值,就在于有一個厲害的“伐魏”高手存在。若沒有這樣的高手,以當時魏的實力,就沒有了可怕的眼前威脅。
還有,倘若司馬懿滅了諸葛亮,必然會達到所謂的功高蓋主。若如此,司馬懿對曹氏集團而言,不單沒有了存在的價值,還無形中成了巨大的威脅,這樣,不就要大禍臨頭了?
空城計的成功,與其說是諸葛亮的厲害,不如說是得到了司馬懿暗中的配合,實質上,是兩個高手之間對情勢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的默契。
明史有云:傳庭死,而明亡矣。結束大明王朝的人是李自成,而李自成最大的克星是孫傳庭,孫傳庭戰死在潼關后一年,李自成便帶領起義軍打入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的統治。詳情>>
唐伯虎的確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吳門四家之一。學富五車的他在詩界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譽為吳中的四大才子,其在繪畫上的造詣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其實唐伯虎的一生是坎坷的。詳情>>
姚廣孝,這個大明排名第二的和尚,三教皆通,做幕后無人相識,到臺前天下震驚。伴君如伴虎,他卻做了朱棣一輩子的朋友,且是唯一的朋友。一輩子沒有大起大落,無名時如塵埃,耀眼時光芒四射,永不衰落。詳情>>
明武宗是頗有爭議的皇帝,他一生貪玩好色,搞怪,喜歡軍事,有人把他貶得一無是處;也有人說他追求個性解放,崇尚自由,辦事果敢,平易近人。詳情>>
高仙芝是唐玄宗時期的名將。他鎮守安西,為維護唐西陲的安全、加強與西域的聯系作出了貢獻。安史之亂時他退守潼關,暫避敵鋒,有利于阻止叛軍西進長安。但由于宦官的誣陷,唐玄宗的偏聽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詳情>>
孝莊皇后大玉兒本是蒙古最珍貴的女兒,聽說她出生的時候天降祥瑞,一生乃是大富大貴之相。孝莊皇太后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她一共輔佐了兩代皇帝,創建了大清的盛世。詳情>>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親被殺,所部就分散了。經不斷努力,聯合札木合以及父親的安答脫斡領勒,重組乞顏,最后慢慢發展最終統一蒙古。詳情>>
諸葛亮是一個聰慧的謀士,他曾經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后幫助劉備贏得荊州、益州之地,奠定了蜀漢的基業。對內,諸葛亮積極恢復農業生產,治理蜀地,一段時間內經濟富庶,百姓生活安居。對外,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詳情>>
班昭一生經歷守寡,續寫漢書,輔佐太后,自身經歷豐富,堪稱女子傳奇。不僅如此,班昭還是一位史學家,文學家,還參與政事,是史上難得的女子全才人物。詳情>>
根本不顧手下大將的面子,堅決地回絕了他的求情。由此可見,其實并不是單雄信不肯歸附,而是李世民不能容他。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詳情>>
每當說起中國抗戰時期總是有太多的故事要說,這一段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那個時期的中國貧窮落后遭到了列強的欺負...詳情>>
中國歷史上清朝是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它也有許多著名的文士,今天我們就說說那些名人,做的搞笑的事情。詳情>>
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后尉遲恭被尊為民間驅鬼...詳情>>
唐末爆發黃巢起義,曾經的盛世王朝將要成為歷史,907年唐王朝正式滅亡。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朝。907到960這短短的半個...詳情>>